2019年4月11日,应法文系邀请,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黄荭来为师生们做专题讲座:《“一切的峰顶”——梁宗岱的文学翻译》。
活动一开始,黄荭老师为我们简要介绍了梁宗岱先生的生平(1903-1983),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、理论家、批评家和翻译家于一身的罕见人才,尤其是在文学翻译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。梁宗岱先生的翻译作品涉及法语、英语、德语和意大利语等,国别不同、风格不同、体裁不同,交错间又有一条清晰的线索,这些都是诗人眼中外国文学的峰顶,可以帮助我们“出黑暗而登光明之境”。
紧接着,黄荭老师总结了梁宗岱先生的翻译原则:一是作品必须在译者心中唤起感应;二是译笔应尽量以直译为主。这两个原则看似简单,实际上却对译者与翻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尤其是诗歌翻译。黄老师认为对诗的欣赏可以分作几个阶段,如果用花做比喻,第一阶段可看作是“纸花”,也就是说一首好的诗最低限度要令读者感到作者的匠心;第二个阶段是“瓶花”,读者要感受到这首诗有存在的必要,有独特的生命力;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高的层级,即“生花”——出水芙蓉,要使读者感受到诗的生命力而忘却作者的匠心,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。
最后,黄老师指出在《诗与真》中,梁宗岱先生提到:一件艺术品应该是“想做”、“能做”与“应做”间一种深切的契合。译者在翻译作品时,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情感共鸣,同时也要承担起译者的责任。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冲突的今日,译者要把二者尽量吸收、贯通、融化而开辟出一个新的局面。
梁宗岱先生就是凭借自己出色的翻译和创作,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,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。通过对梁先生的介绍,黄荭老师也向复旦的莘莘学子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。她借用诗人何其芳当年对年轻的译者王智量的鼓励,希望青年学生们“胆子放大,态度老实些,多花些功夫进去,你能翻得好!”
在讲座的最后,黄荭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与梁宗岱先生有关的书单,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,并给喜爱诗歌的同学们送上了小礼物。在复旦法文系师生的热烈掌声中,本次讲座顺利结束。
网站:www.xubinghui.com Copyright©2024 必赢nn699net - 点击进入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